第52屆香港藝術節
2022.11.12

法国多媒体剧团 戴上耳机 发掘声音的情感威力

撰文 / Adam Wright

法国剧团塔曼凹沉浸式叙事工作室的演出素来以运用虚拟实境(VR)等互动科技而着称,但剧团近来发现最强大的科技早已存在于观众的脑海裏,那正是他们的想像力。

工作室由创意总监西门.勒玻瓦及监製雷米.拉殊携手创办,两人在2021至2022年上演《生还者》期间,洞察到想像的威力。《生还者》以消逝与回忆为题,邀请二十至四十位参加者佩戴耳机,根据听到的编舞提示、现场声境以及自己的内心独白,与演出空间及周遭的观众互动,担当表演者的角色。

Bef工作室以往的作品风格前卫,往往糅合沉浸式剧场、舞蹈及最新科技,并运用创新的VR、增扩实境技术及光凋投影创作,例如《叫我灾星少女》(2020)及《狐狸之城》(2021),两部製作皆透过动态捕捉及VR技术筑构另类的互动空间,让观众沉浸其中。

监製拉殊说:「我们在测试《生还者》其中一个版本时,只利用声音元素,演出结束后,有些参加者泪流满面,有些则默然不语。这些反应在我们过往

「原因很简单:在VR体验,你眼前所见的就是一切;但戴上了耳机,你所想像到的都能活现眼前。即使是再大型的VR沉浸式体验,都不敌人的想像。想像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。」拉殊续道。

创意总监勒玻瓦补充,VR技术在剧场环境内有其局限,尤其不便参加者与彼此互动:「我们想到弃用VR技术,另觅方法保持同等的沉浸及互动程度,因而开始利用声音创作。正如雷米所说,想像就是最佳的图像生成工具。」

勒玻瓦拥有互动式设计及剧场的工作经验,拉殊则是舞者出身,后来投身电影业,两人于2017年一同创办工作室。工作室获法国国家电影及流动影像中心资助,选址作风前卫的「巴黎104」文艺空间,作品曾于威尼斯双年展及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活动及场地上演。

2022年九月,勒玻瓦及拉殊来港筹备2023年香港艺术节的「赛马会创艺科媒系列」演出《First Steps》,《阅艺》趁机会与两人访谈。是次製作承袭《生还者》的中心思想,但与前作明显有别,并邀得戏剧构作郑得恩等本地艺术家协力创作。团队会从观众席上挑选三十位参加者,他们会根据耳机播放的语音指示与专业舞者在观众面前一同演出。

勒玻瓦说:「这次香港演出的概念在于『第一步』。过去三年,我们筑起防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病,与身边人保持距离。我们活在严密监控的环境裏,忘却了冒险的感觉,也疏于与彼此倾诉心声。因此我们想製造机会让观众在舞台上踏出第一步,再次体会冒险的滋味。」

拉殊补充道:「我们希望参加者在舞台上有安全感,感到自己是当中的一分子,所以一开始只给他们简易的指示。随着参加者变得更有自信,指示也变得更开放,容许各种演绎方法。去到尾声,他们可以更全面地表达自己,整个变化是慢慢进行的。」

筹备香港演出的过程中,团队密锣紧鼓地测试多项语音指示,获挑选的参加者所听到的指示都是独一无二的。他们又用心观察人们在香港这个人烟稠密的城市裏,与其他人及周遭空间的互动,例如是港铁车厢内乘客的行为。

勒玻瓦说:「我们採用了电玩产业的测试方法及创作流程,因为我们希望参加者与身边事物互动。故事发展基本上是由观众决定的,我们抛出指示,看观众如何反应。因此我们要反复试验,过程中不断观察。」

这是拉殊及勒玻瓦在香港筹办的首个项目,两人说创作过程很愉快,并享受与本地舞者合作的机会。

拉殊说:「香港舞者真的很厉害。相比我们在法国认识的舞者,他们真的会遵守规则,并尽力理解我们的想法。看见他们积极跟从指示,实在是发人深省。」

香港演出结束后,工作室会于巴黎歌剧院上演另一部製作,同样邀请参加者走上舞台,根据耳机的语言指示活动。工作室以往着重应用最新科技创作,但随着他们发现声音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如此深远,未来的创作重心从此改变。

拉殊说:「我们用的科技在三十年前已经有了,只是现在用法不一样。工作室初成立时,科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,但现在它只是项工具,是种途径,有需要才会使用。透过科技,我们可以为作品注入更多情感,但它不是表演的主体。」

第51届香港艺术节

列表关闭
回列表
第51届香港艺术节

Acknowledg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