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一出全新的音乐剧并非易事,其一,创作团队庞大;其二,排练时间较长,而且香港表演艺术节目的制作时间向来紧迫,鲜有剧目能像《日新》一样,可以花上三年多的时间创作及打磨。 ©hiro gazo 音乐剧《日新》自2019年开始创作,首先开动的是作曲及音乐总监金培达,随后作词的岑伟宗、编剧陈咏燊,以及导演邓伟杰加入成为核心创作团队,将年轻孙中山的故事搬上舞台。今年3月,剧作以工作坊形式展演,各主创听取观众意见,加以修改润饰后,将于2022年第50届香港艺术节上演完整版本。金培达道:「看完第一幕很兴奋,之后我们继续检讨,因为第一幕较长,我们一直在构思怎样加强其追看性。第一年以工作坊形式表演,其实是理想的创作模式,因为要做音乐剧就要慢工出细货。」经过两年时间的酝酿,创作团队可以细致推敲剧本和制作音乐,演员亦能有更多空间消化及诠释角色。 历史音乐剧的难度 资深剧场导演邓伟杰是《日新》完整版的导演,他执导音乐剧经验丰富,但创作以历史人物为主的音乐剧却是首次。 「剧本主要以孙中山的少年时代作为故事骨干,他在决心推翻腐败清朝时遇上很多困难,跟朋友们想尽办法,应对家庭及社会制度上的问题。当中也看到一个年轻人遇到挫折时,怎样重新站起来,走出自己的路。」邓特别提及编剧于剧中借用《西游记》里面取西经的情节,用作对比孙中山的经历,此举相当有趣。 「这个故事主要描写的不是起义过程,而是国父在背后思考自己到底想得到什么!」 ©hiro gazo 第一幕,观众从陆皓东眼中看好友孙中山的成长,孙是个渴望想把国家治好的英雄;但第二幕则讲述孙中山流亡海外的一段生死经历,情绪逆转,着重描写他反省人生日标的灵魂挣扎。 「他正为兄弟的牺牲懊悔,虽曾有一刻犹疑,但因为这段日子才变得更坚定。第一幕由第三者出发,第二幕是孙中山自己的反思,两者在音乐和表演上都大为不同。」 ©hiro gazo 《日新》以音乐剧形式于舞台上演绎一代历史人物,此举对于创作团队及演员来说无疑是个大胆尝试。 「做伟大历史人物音乐剧最困难的是当中既有正史,又有野史,取材跨度很阔,编剧需要筛选适合的内容。加上此剧由孙中山的成长一直写到革命前夕,无论服装、背景和舞台陈设都非常讲究。」音乐剧制作繁复,歌词由岑伟宗创作,音乐由金培达负责,幕前则要靠演员演绎。邓对演员有一套独特要求:「我一直着重身体的表达,所指的不是演员的动作要多,而是如何透过身体营造戏剧冲突,演员情感表达亦要收放自如,恰当地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。至于如何以动作表达感情,当中便须要编舞家从旁协助。」邓导说。 不断增减 精益求精 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制作,创作团队之间的合作火花更为强烈。金培达说:「我们经常讨论剧中歌曲,有时会调换次序,我什至主动要求加歌。」陈咏燊:「很喜欢这团队,因为大家都精益求精,甚至肯狠下心肠,丢弃自己的心血。有些场口我写了几天,但为了整体着想,最终全部丢掉,同样情形也发生在其他创作者身上。」 ©hiro gazo 第一幕已经以工作坊呈现过,观众该怎么期待完整版?陈咏燊:「我们在这个表演里做实验,第一和第二幕无论在形式、故事、人物设计上都有颇大分别,其实就像两出戏!」金培达笑说:「它们就像两种不同国家的菜肴,好比麻辣火锅和日本寿司。」岑伟宗:「第一幕是正剧,第二幕会后现代一点!」几位创作人的合作相当愉快,对于完整版《日新》,大家最期待的还是观众可会喜欢?邓导:「我们都很好奇,大家对于音乐剧中,又演又唱的孙中山会有什么感觉?」 撰文何兆彬何兆彬是记者、编辑及传媒人。 #中史 #音乐剧 日新